『公司动态』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在半导体领域的最新动态,包括技术突破、产品发布及公司活动,见证我们如何推动行业发展。

媒体:国产22纳米光刻机治不了中国的芯病

2025-01-02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11月29日,中科院研制的“超分辨光刻装备”通过验收。消息传着传着,就成了谣言——《国产光刻机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兰技术封锁,弯道超车》《厉害了我的国,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

  笔者正好去中科院光电所旁听此次验收会,写了报道,还算熟悉,无法苟同一些漫无边际的瞎扯。

  中科院研制的这种光刻机不能(像一些网媒说的)用来光刻CPU。它的意义是用便宜光源实现较高的分辨率,用于一些特殊制造场景,很经济。

  先解释下:光刻机不光是制造芯片用。一张平面(不论硅片还是什么材料)想刻出繁复的图案,都可以用光刻——就像照相,图像投在感光底片上,蚀掉一部分。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人用这个原理“印刷”电路,从而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为了节能和省硅料,芯片越做越小,逼得光刻机越做越极端。线条细到一定程度,投影就模糊了。要清晰投影,线条粗细不能低于光波长的一半。顶尖光刻机用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源,好刻10纳米以下的线条。

  但稳定的、大功率的极紫外光源很难造,一个得3000万元人民币。要求工作环境严苛,配合的光学和机械部件又极端精密,所以荷兰的ASML公司独家垄断极紫外光刻机,创造了“一台卖一亿美金”的神话。

  十几年前,国际上开始对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plasma,SP)光刻法感兴趣。中科院光电所从2003年开始研究,是较早出成果的一个团队。所谓SP,光电所的科学家杨勇向笔者解释:拿一块金属片和非金属片亲密接触,界面上有一些乱蹦的电子;光投影在金属上,这些电子就有序地震荡,产生波长几十纳米的电磁波,可用来光刻。

  但这种电磁波很弱,所以光刻胶得凑近了,才能刻出来。且加工精度与ASML的光刻机没法比。刻几十纳米级的芯片是没法用SP光刻机的,至少以现在的技术不能。

  验收会上也有记者问:该光刻设备能不能刻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光电所专家回答说,用于芯片需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距离还很遥远。

  总之,中科院的22纳米分辨率光刻机跟ASML垄断的光刻机不是一回事,说前者弯道超车,就好像说中国出了个竞走名将要超越博尔特。

  各家媒体第一时间报出的信息,就我看到的还算中规中矩。但后来网媒添枝加叶,搞到离谱。有些传播者为吸引眼球、赚钱,最爱制造“自嗨文”和“吓尿体”。听到国产科技成就先往大里吹,驴吹成马,马吹成骆驼,好卖个骆驼价。

  这种“科技报道”是满足虚荣心的伪新闻。行家听了眉头一紧,避之大吉。也难怪许多科学家怕上新闻。

上一篇:台积电高雄2纳米厂进展顺利2025年量产引关注
上一篇:苹果投入M5芯片研发台积电3纳米制程成亮点

猜你喜欢

  • 2025年半导体行业竞争白热化:2nm制程工艺成焦点

    2025年半导体行业竞争白热化:2nm制程工艺成焦点

      行业即将在2025年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晶圆代工厂将纷纷开始批量生产采用2nm制程工艺的  在这场竞争中,台积电无疑占据了领先地位。其2nm生产计划已经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关注,除了苹果这一大客户外,台积电还成功获得了大量厂商的密集计算芯片(HPC)及AI芯片订单。这一系列订单的涌入,使得台积电...
  • 三星3纳米开始量产Exynos 2500良率太低每月仅500

    三星3纳米开始量产Exynos 2500良率太低每月仅500

      据韩国媒体 Thebell 报道 ,三星已经开始量产新一代旗舰移动处理器Exynos 2500,晶圆测试最早将于3月开始,可能将首发于三星2025年下半年发布的入门级折叠屏幕新机Galaxy Z Flip FE。 但由于3纳米GAA良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目前无法扩大规模,初期的产能只有每月5,000片。  报道...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10月23日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10月23日

      A1、A2馆为主体论坛会议场地;B1和C1展厅为产业会议及展览场地,面积为24000㎡。展厅内设置产业会议区域、展览区、路演区以及餐饮区。  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自2010年举办首届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累计邀请132名国内外院士(其中诺奖得主3人)、123838位参展参会嘉宾、5500多家参展企业,论...
  • 中美芯片之战美国浪费了四年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忙不迭调兵回防但

    中美芯片之战美国浪费了四年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忙不迭调兵回防但

      美国这次是线年初,一份来自美国商务部的内部引发轩然。称,在对华芯片禁令实施的这四年里,美国不仅没有打压住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  。当他们开始收紧对华出口管制时,才惊觉为时已晚。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略误判?美国又错在了哪里?让我们慢慢道来。  芯片,这个指甲盖大小的硅片,正主导着世界经济命脉。从你口袋里的手机,到...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