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式AI的迅猛崛起,算力的需求如过山车般激增,全球各行各业对半导体先进制程的渴求也随之攀升。而在2025年商用的2纳米制程逐渐进入视野,近期于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上,全球半导体霸主台积电对此进行了重要披露。台积电指出,相较于其前期的3纳米制程,新一代的2纳米技术提升了15%的性能,晶体管密度提升了1.15倍,同时功耗降低了多达30%,这意味着能效正在飞速提升。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在年初的财报中表示,2纳米技术的量产进度正在加速,而其良率也超出预期,达到了60%。预计在2025年,台积电将投入5万片的月产能。而在2026年,苹果的iPhone 18将搭载这一制程的A20芯片,成为首个应用的客户。
不同于传统的制程工艺,台积电的2纳米引入了革命性的纳米片技术(Gate-All-Around FET,简称GAA),这种新结构有效解决了3纳米及以上制程面临的漏电问题。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解释道,GAA结构的优势在于更精确地控制漏电,从而显著降低功耗。通过扩展栅极对通道的控制面积,这种结构在小面积上能实现高效的电流流动,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台积电确保其在新工艺中使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例如背面供电和高性能电容器等。
而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三星,虽然在2022年就已量产3纳米芯片,但其2纳米技术仍面临着低良率(10%~20%)的困扰,努力的脚步却始终未能迎头赶上。市场分析师认为,2纳米技术的推出将改变市场的双雄格局,目前,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64.9%,与三星的9.3%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三星亟需在2纳米领域实现突破,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重要优势。
台积电与三星的竞赛不仅在制程技术方面展开,也在客户群体中较量。2024年,台积电的3纳米技术订单爆满,预计这些客户将在未来也会流向2纳米,而三星则因良率问题丧失了多个关键客户。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逐步恢复,台积电不仅已经在高端市场奠定了领导地位,其在技术上的布局也使其在接下来的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中国大陆在2纳米技术上暂时受到限制。但这恰恰为本土企业提供了追赶的时间窗口。近年来,中国大陆在成熟制程方面的快速发展令市场充满期待,中芯国际等企业已日渐展现出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全球半导体巨头们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竞争,更是地缘政治的挑战。
未来的半导体市场走势,显然尊重技术交易与国别经济的影响。台积电是否能在即将到来的2纳米时代保持领先优势,而三星能否实现从绝境翻盘,愈发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PG平台 PG电子